
我生之初尚無為:詩經中的美麗與哀愁
作者:辛然
更新時間:2018-02-11 09:14:04 [共22章]
最新:第 22 節
甜寵新書《我生之初尚無為:詩經中的美麗與哀愁》由辛然所編寫的魔王附體、同人美文、法師類型的小説,故事中的主角是辛然,情節引人入勝,非常推薦。主要講的是:序言 《詩經》原來可以這樣讀
“關關睢鳩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翻開《詩經》的第一頁,我們就被一條蜿蜒清澈的溪流擋住了去路。這是一條沒有名字的河流,而它卻見證了一段美麗的愛情。兩千多年前的浪花直到今天依然泛着淡淡的漣漪。是誰在岸邊行走,且歌且哭。時光與記憶隔着同一條河與我們遙遙相望,如今,它又藉助單薄的紙張傳頌着祖先的吟唱。
英國詩人庫珀曾經説過:“上帝創造了鄉村,人類創造了城市。”《詩經》在我們的心中,猶如東方的聖經一樣崇高與尊貴,它記錄着古老的中華民族光榮的農業文明。翻開這部書頁泛黃的典籍,我們會由衷地感嘆,那裏面生活的人們是多麼幸運,因為他們生活在離造物主最近的地方,房屋門前就是原野、山巒和岩石,一切的一切都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,散發着造物主創世時的迷人芬芳。只有田野裏縱橫交錯的阡陌是屬於他們自己的。於是采詩官們奔走于田間地頭,聆聽着大自然勃勃的生機和人類豪邁的嗓音。
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。”伴隨星辰的墜落,紙上浮現出耕種、狩獵、婚嫁、祭祀、園藝、兵役的場景。這是人類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生活方式。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户,十月蟋蟀入我牀下。《詩經》把我們帶回了人類初萌的年代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我彷彿置身於雞犬之聲相聞的村落,模仿祖先,開始刀耕火種的事業。在閲讀中我們目睹了古人的生活——